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企业、发展改革、司法、财政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、农业农村、商务、文化和旅游、退役军人事务、市场监管、知识产权管理部门,总工会、工商联、贸促会,海关总署各直属海关,国家税务总局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,国家税务总局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,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各监管局、中国证监会各监管局:
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,推动《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》重点任务落地见效,以高水平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8部门共同组织开展2024年“一起益企”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。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行动主题
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落实政策、精准服务、促进发展为主题,坚持需求导向、问题导向、服务导向,聚焦中小微企业创业、经营、发展全周期,加强部门协同、上下联动,整合资源、优势互补,推动服务力量与服务资源下沉,深入产业集群、产业链、中小微企业开展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,为企业送政策、送技术、送管理,帮助企业拓市场、降成本、育人才、促转型,助力中小微企业提振信心、焕发活力、增强实力。
二、行动内容
“一起益企”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贯穿2024年全年,并于6月组织开展“中小企业服务月”活动。各单位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,积极动员系统力量,结合各地实际和产业特色,按照《服务行动清单》(见附件1),重点从三个方面开展服务行动。
(一)疏通政策落实堵点。聚焦中小微企业对政策“不知道、看不懂、不会用”问题,广泛开展政策宣贯、推送及评估,帮助中小微企业知晓政策、理解政策、享受政策。多渠道、多形式宣传各地区各部门的各类惠企政策,深入开展咨询解读。发挥政策互联网平台作用,不断提升政策汇聚发布、梳理提炼、解读解答、精准推送、申报兑现等功能,优化政策传导路径,强化政策“精准滴灌”。提升政策服务窗口服务水平,优化政策办理程序,开展政策实施情况评估,完善政策反馈和响应机制,打通政策落实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(二)化解经营痛点难点。聚焦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中订单少、人才缺、融资难、防风险能力弱等痛点难点问题,从拓展市场、引才育才、融资促进、管理提升等方面加强精准服务。举办展览展示、成果路演、卡位入链等供需对接活动,促进项目对接和商贸合作。开展人才招聘对接活动,建立完善优质公益课程库,加强中小微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和技术人才培训,优化中小微企业人才结构。强化政府、金融机构、企业信息共享互动,搭建投融资交流对接平台,精准服务企业融资需求。组织中小微企业管理创新咨询诊断等活动,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质。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强合规管理,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。
(三)提高发展质量效益。聚焦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导向,深入实施“科技成果赋智、质量标准品牌赋值、数字化赋能”中小企业专项行动。强化科技成果有效供给,畅通技术供需对接渠道,推动形成协同创新合力,提升中小微企业技术实力。强化质量提升、计量支撑、标准引领、品牌建设,推进中小微企业管理、产品和模式创新,增强企业竞争力。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支撑,开发集成“小快轻准”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,复制推广细分行业的实践经验,引导和推动广大中小微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。
三、工作要求
(一)加强领导,统筹推进。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,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,制定服务行动实施方案,细化服务活动,明确任务分工。各地相关部门要以本部门确定的服务行动清单内容为基础,结合地方实际开展具有行业特点和地域特色的服务活动。
(二)协同联动,形成合力。增强服务资源供给的系统效应,突出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等骨干支撑作用,集聚带动社会组织和广大市场化服务机构,强化服务资源协同联动,形成服务协作强大合力。
(三)跟踪总结,评估问效。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,及时总结服务成效和典型案例,组织本地区服务机构每月10日前通过中小企业服务跟踪平台(https://baosong.miit.gov.cn/fuwu,报送内容见附件2)报送上月服务情况,建立完善服务激励和效果评价机制。
(四)宣传推广,扩大影响。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官方网站中小企业局子站设置“服务中小企业在行动”专栏,集中展示各地区、各部门服务行动开展情况、工作成效等,并视情况协调媒体组织宣传报道活动。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与主流媒体沟通合作,及时宣传活动内容和特色亮点,突出服务企业成效,不断提高活动影响力。
附件:1.2024年“一起益企”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清单.pdf
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
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
司法部办公厅
财政部办公厅
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
农业农村部办公厅
商务部办公厅
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
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
海关总署办公厅
税务总局办公厅
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
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
中国证监会办公厅
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
全国总工会办公厅
全国工商联办公厅
中国贸促会办公室
2024年3月5日
宣贯政策 | 1.加大《中小企业促进法》的宣贯力度,组织发动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和服务机构结合地域和行业实际,梳理简明扼要、通俗易懂的法律、法规、政策指南和实施要点,开展专题报道、专家解读、企业交流等活动,广泛通过网络直播、在线宣讲等途径多渠道宣传解读各项惠企政策。 |
推送政策 | 通过全国中小企业服务网、中小企业政策互联网发布平台、中小企助查APP 等汇聚惠企政策,形成政策标签,基于大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,主动智能匹配推送适宜企业的政策信息。 |
落实政策 | 11.开展《中小企业促进法》执法检查或专题调研、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》实施情况评估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和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督查。 12.完善中小微企业调研联系点、圆桌会议、问卷调查等制度,健全中小微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发现和快速响应机制。 13.指导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组织公益性服务机构,在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认定工作中,为申报企业提供全覆盖的免费申报咨询服务,并将服务情况纳入对服务机构的考核内容。 |
拓展市场 | 20.深入实施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“携手行动”,组织开展“百场万企”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,推动大中小微企业在产品配套、市场开拓、技术攻关等方面深入合作。 21.组织中小微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、跨境撮合等国际交流合作活动,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增进信息交流、寻找拓展商机的渠道。 |
引才育才 | 31.开展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等活动,促进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施展才华。
32.持续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,深化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,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,征集遴选人才培训“名师优课”,拓展“企业微课”线上课程,加强中小微企业多层次人才培训 |
融资促进 | 36.深入推进“一链一策一批”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,加快梳理链上优质中小微企业名单,形成产业链图谱,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加强信息共享对接。 37.实施“千帆百舸”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程,加强培育库建设,常态化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“一月一链”投融资路演活动。 38.推动建设一批区域股权市场“专精特新”专板,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路演展示挂牌等服务。引导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大中小微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力度。 |
法律服务 | 46.研究制订促进中小微企业加强合规管理的指导性文件,鼓励开展中小微企业合规管理培训和咨询服务,提高中小微企业合规管理水平,防范经营风险。 47.会同司法行政部门开展“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”专项行动,组织法律宣讲,开展“法治体检”,提高中小微企业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 |
科技成果
赋智 | 56.落实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,推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,开展“千校万企”协同创新伙伴行动,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研发、实验试验、检验检测、资源共享、技术成果转化推广、知识产权、工业设计等服务,推动中小微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。 57.组织大企业发布产业技术创新和配套需求、中小企业“揭榜”攻关,形成协同创新合力。
58.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,进一步完善一体贯通的梯度培育体系。 |
质量标准
品牌赋值 | 66.落实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,组织管理咨询机构和专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发展战略、精益生产、财务管理、市场营销、品牌塑造等管理咨询服务,推动提升管理水平。 67.开展管理创新成果总结推广和对标等活动,促进先进管理实践经验交流。 |
数字化
赋能 | 76.落实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专项行动,通过案例分享、经验交流、现场观摩等形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培训引导,促进同行业跨区域交流分享,推动区域细分行业的实践经验向全国细分行业复制推广,加快全行业中小微企业“看样学样”。 77.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,培育一批优质的数字化服务机构,开发集成一批“小快轻准”(小型化、快速化、轻量化、精准化)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,引导和推动广大中小微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。 78.持续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攻关、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等,支持中小微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和优秀场景,突破一批标准化、模块化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,加强智能制造核心标准研制和落企应用。持续为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评估服务,帮 助企业明确智能化改造方向 |